过去一年,首发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势头。上海是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2024年1月至11月★★,上海新增首店1173家,北京2024年共有900家首店落地。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广东2024年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超800家★。
从近期的地方两会来看,各地都在发力布局首发经济:上海市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等,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北京市明确,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等★★,扩大时尚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
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众多首发首展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展品亮相。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让消费者及时接触到最新的产品★、服务和消费理念★,激发了消费潜力,为城市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晋谦建议,应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步行街和历史文化街区,将其与首店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企业通过进博会平台推出全球首发的新品都一炮而红,且带动了整条产品线的销量乃至整体品牌的影响力★★。”上海市人大代表、美乐家中国区总裁许玮表示,首发经济的成果和溢出效应是被多方认可的★★,建议进一步严厉打击侵权★★、黑产等不法行为,提升企业发展首发经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从地方两会释放的信息看★★★,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黑龙江省则提出,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同时★★★,积极发展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吉林省明确,支持消费场所推广智能停车、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提升消费体验。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于推动黑龙江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哈尔滨中央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徐卫国建议,应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找准首发品类适用的消费场景,进一步巩固黑龙江省在绿色食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首发经济发展★★,新的产品形态利来利往两句话怎么讲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书菊建议,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以适应首发经济的发展需求★,让更多品牌放心地进行首发、首秀★、首展。
发展首发经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记者从地方两会上发现,多地都在打造更好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目前引进的首店落位企业涵盖网红餐饮、电子数码★★、娱乐体验★★★、创意零售等多种业态。下一步★★,长春市将挖掘更多优质品牌来长落位★★,激活消费市场。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徐晓亮表示★★★,创新首发经济供给,一方面要在★★★“量”上做文章★★★,积极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首发、首秀★★★、首展、首店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在★“质★★★”上发力,提升首发能级★,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通过量质齐增★★,促进品牌之间的互利共赢和良性竞争,推动首发经济产业链发展。”徐晓亮说。
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被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5年提升消费能级、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从地方政府的新举措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动向?
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5年引进培育100个首店——这是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新部署。
★★★“首店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吉林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和更多元的商品与服务选择,提升消费市场活力。首店入驻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效益。”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
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被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5年提升消费能级、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从地方政府的新举措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动向?
图为2025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场地之一。(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供图)
发展首发经济★★,不只局限在首店经济★。民革广东省委在相关提案中建议★,扩大全球首店招商,积极举办首演★★★、首赛、首展等活动,吸引一批低空经济、时尚消费、数字消费等高附加值服务型业态的首店进驻★★★。
上海提出,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湖南提出,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海南2025年将对标世界银行B-READY和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国际贸易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指标方面推动重要量化指标达到一流★★★。
民建上海市委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审批范围★,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监管体系★,加强对服务质量★★、价格★、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扫一扫,加微信:
扫一扫,加公众号: